他是戊戌先烈谭嗣同的父亲,又是大清国的一代封疆大吏,一生为官政见保守,正与其子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处处相左。但当其子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,昂首挺胸死于菜市口时,这位虽然一生与儿子意见不一致的老人,不觉老泪纵横,76岁白发人送黑发人,人生何苦,为儿子撰联哀悼京海配资,无奈与哀伤之情溢于言表。
他就是湖南浏阳谭氏宗族有史以来第一个青年举子——谭继洵。谭继洵一生本本分分的从科举考试,进入宦途。虽曾经历过太平天国之乱,但即使四处硝烟弥漫,也不能阻止其科举为官之路。加上其天资聪颖和后天的刻苦努力,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其27岁时考中举人,因此也成为了湖南浏阳谭氏宗族有史以来第一个青年举子。之后,虽被战乱耽误,但一直处在备考之中,最终在十年之后,高中进士,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四十年的官宦生涯。
展开剩余58%谭继洵在仕途上一生谨小慎微,办事唯谨,生怕与传统相悖。自从光绪三年,由谭钟麟向左宗棠推荐,正式开始了其在外为官的生涯。从补授甘肃巩秦阶道,到甘肃按察使、布政使一路走来,其都是小心翼翼,唯恐哪里出错。十二年之后,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,此时的上司正是思想有些超前的晚清名臣张之洞。面对这样的一位上司,老谭知道惹不起,那干脆就躲。即使张之洞有时办事时,比较专横,观点与自己相左,但老谭也保持沉默,从不违抗。
尤其在甲午战争之后,维新思想轰动之时,作为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经常让老谭与他一起向朝廷上奏新政举措,然而,老谭都谢谢推辞,生怕弄出动静。连上司张之洞的中间维新都不赞成,并别说对他来说更加激进的维新思想。所以他与儿子谭嗣同的思想那是水与火,势不相容。更别说其子谭嗣同要在老爹的地盘上建学校,推广新学了,种种的都被老谭挡了回去,他经常说,为人做事:“要守老氏之宝,不欲为天下先。”
后来,大家都知道,闹腾了一阵子的维新最终以戊戌政变,六君子惨死菜市口而告终。其中就有老谭的儿子谭嗣同,虽然儿子京海配资,不畏生死,还写下脍炙人口的绝命诗,但作为父亲难道能不痛心吗?虽然仕途政见不合,但作为一名普通的父亲,已76岁的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,心非铁石,孰能不痛。最后这位76岁的老人,洒泪为失去的儿子撰联:谣风遍万国九洲,无非是骂;昭雪在千秋百世,不得而知。千言万语尽在挽联之中。当然,古稀之年的老谭也从此告别的自己的官宦生涯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财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